金秋中原行
作者——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退休教师 邓安华
去年秋天湖南游,今年金秋游河南。
河南为古豫州之地,故简称“豫”;又因位于九州之中和华夏之中,被称为“中州”和“中原”。茫茫中原大地,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,几乎每个县市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。我们的行程虽然只有短短八天,足迹也只涉及河南一隅,却也是滿载而归。
郑州是河南省会,也是我们的首游之地。下车之后,我们直奔二七广场。一九二三年二月三日,京汉铁路工人在共产党领导下全线罢工,整条铁路顿时瘫痪。二月七日,军阀吴佩孚在帝国主义支持下,对工人进行残暴镇压,死四十余人,伤数百人,入狱四十余人,开除一千多人,造成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。为了纪念这次党领导下的早期工人运动,解放后在市中心修建了二七广场和二七纪念碑,成为郑州的标志性建筑。一九七一年改碑建塔,塔高六十三米,十四层(寓二七之意),为并联两个五角形双塔,各层都有纪念展览。我们逐层仔细参观,心中对革命先烈们肃然起敬。回沪之前,我们又驱车参观了花园口。该地位于市北十七公里处,原名桂家庄,明末吏部尚书许某曾在此修建花园,后被黄河淹没,成为一个渡口。一九三八年,日军占领开封,郑州岌岌可危。为了延缓日军的攻势,蒋介石下令炸毁花园口黄河大堤,河水淹没了豫东、皖北和苏北的四十四县的千里沃野,淹死六十九万余人,形成了著名的黄泛区。一九四七年堵住决口,黄河重回故道。如今花园口已成为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牌楼高耸,勒石刻碑。人们到此,遥望滔滔东去的黄河,遥想不堪回首的往事,莫不抚今忆昔,感嘅万千!
离开郑州,转赴嵩山。嵩山在登封西北,由太室和少室二山组成,绵延六十余公里,在东周时被封为中岳。在嵩山,我们兴致勃勃地游览了中岳庙和少林寺。中岳庙位于太室山黄盖峰下,始建于秦,汉武帝时扩建,北魏时改为现名。唐、宋时盛极一时,有“飞甍映日,杰阁联云”之称,与泰山岱庙、衡山南岳大庙并称为我国三大寺庙。中岳庙为道教庙宇,从中华门至御书楼,共十一进,长1.3公里,面积十余万平方米,有楼、阁、亭、殿、宫、廊等建筑四百余间,仅中岳大殿就有四十五间,红墙黄瓦,气势非凡。庙内植古柏三百余株,郁郁苍苍,形态各异。此外,还有金属铸器和石刻碑碣一百多座,令人目不遐接。少林寺位于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,始建于北魏年间。公元五二七年,印度高僧菩提达摩在此创建禅宗,被称为禅宗祖庭。唐初,少林和尚佐太宗李世民开国有功,从此僧徒开始习武,少林拳术享有盛名。在寺庙周围设有多所武术学校,庙里每天有数场武术表演,我们目睹出神入化的少林武功,感到的确名不虚传。少林寺历经沧桑,现存山门、方丈室、达摩亭、白衣殿、地藏殿等古建筑,天王殿、大雄宝殿也恢复原貌,每天都游客如云。寺西的塔林,为少林高僧的墓地,现存从唐至清的砖石墓塔二百二十余座,层数均为单数,造型各异,大小不一,是研究我国古代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。
洛阳是九朝古都,全城遍布名胜古迹,我们先后参观了其中的白马寺、关林和龙门石窟。白马寺位于市东十公里处,庙宇不大,名气却响。该寺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(公元六十八年),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,被称为我国的佛教祖庭。相传蔡愔、秦景去西域取经,在月氏遇见两位天竺高僧,遂一起同行,用白马将经书驮至洛阳,并于次年建白马寺藏经。寺庙背负邙山,面临洛水,古刹高塔,遥相辉映。我八年前曾到过此地,与那时相比,又增加了印度和缅甸风格的庙宇,内涵更加丰富。关林位于市南七公里处,北临洛水,南靠伊阙,景色十分秀丽。相传关羽死后,孙权为了嫁禍曹操,将关羽首级送至许昌。曹操识破了孙权的诡计,用王侯之礼将关羽的首级葬于关林。墓豖雄伟高大,周围植有苍松翠柏,关林中的关帝庙系明代建筑,由层层大殿、山门、戏楼构成一个整体,体现了后人对关羽的尊祟。关羽死后,与孔子并列为文武二圣,关帝庙遍佈全国,恐怕他自己也不曾想到身后能获此殊荣。龙门石窑与云冈石窟、敦煌石窟并称为我国三大石窟,位于市南十三公里处的伊河两岸,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。开创于北魏孝文帝年间(公元四九三年),经四百余年营建而成。两山窟龛密如蜂窝,共二千一百多个窟龛,造像九万三千余尊,碑碣三千六百余品,佛塔三十九座,古阳洞、宾阳洞、莲花洞、万佛洞、药方洞、奉先寺、潜溪寺是其中的代表作。龙门石窟在历史上曾遭受两次劫难。一九三四至一九三六年,贪婪的西方殖民者趁我国国势衰微,用种种卑劣的手段盗走了龙门石窟的大量文物,现或在美英法的博物馆陈列,或频频现身于西方的拍卖市场。文革期间,龙门石窟又遭受了第二次劫难,众多残缺不全的佛像就是那时的“杰作”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古老的龙门石窟又是一个活生生的国耻教育馆。
离开洛阳,北上焦作。云台山位于市西北太行山南麓,主峰茱蓃岭海拔一千三百米,风景秀美,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销魂之所。大诗人王维曾在此写下千古绝唱:“身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遥知兄弟登山处,遍插茱蓃少一人”。本世纪初,焦作来了一位新市委书记。在他的主持下,锐意开发云台山景区,渐渐把焦作从一个黑色的煤都打造成一个绿色的旅游城市。如今的云台山,包括红石峡、小寨沟、弥猴谷、老谭沟、百家岩、万善寺、子房湖、农秀峰等十大景区,有奇峰异岭三十六座,天然溶洞二十多个,泉潭流瀑不计其数,既是世界地质公园,又是国家重点景区,凡来此游览者,无不拍手称绝。由于时间有限,我们仅游览了红石峡和小寨沟两个景区。红石峡号称中原第一美景,集秀、幽、雄、险于一身。我们漫步在悬崖栈道,周围的丹岩、碧水、红叶、蓝天组成了一幅幅活动的天然画卷,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。团友彭大哥道出了大家的心声:“我一生登了许多山,数云台山最美!”小寨沟三步一泉,五步一瀑,十步一潭,我们在这里尽情地领略了水的柔和,水的甘甜,水的清澈,水的奔腾咆哮,水的千姿百态。在不老泉,我饮下一口泉水,那甘甜之味远非市售矿泉水可比。王维的名篇还引发了大家对茱蓃的兴趣,争相购买了许多茱蓃果、茱蓃糕之类的食品。离开焦作时,我们后悔不迭:早知道云台山如此美好,真应该在这里多逗留两天!
从焦作北上,来到太行山腹地林州。林州自古缺水,不但庄稼缺水浇灌,生活用水都极其困难,百姓苦不堪言。上世纪五十年代末,来了一个年方二十七岁的县委书记杨贵。他想民所想,急民所急,提出“宁愿苦干,不愿苦熬”的口号,决心开山凿渠引山西漳河水灌溉林州,并得到百姓的积极响应。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,削平了1250座山头,架设了151座渡槽,开凿了211座隧道,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,挖砌土石2225万立方米,至1969年7月胜利完工。红旗渠开工时适逢三年困难时期,所用都是锤、凿、锹、铲等原始工具,民工们全凭一股惊天地、泣鬼神的精神,“摄入最少的热量,付出最多的能量”,终于建成了这个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伟大工程。我们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,参观了纪念馆、总干渠、青年洞、络丝潭、分水苑等景点,乘缆车登上山顶纵览了豫冀晋三省交界处太行山脉的雄姿,然后乘车奔赴古都安阳。
公元前十四世纪,商王盘庚迁都安阳,史称殷商。这时农业已经取代逐水草而居的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,国都不再经常迁移,安阳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固定的都城,历时二百七十三年。西周以后渐渐衰微,终成一片废墟。殷墟位于市北两公里处,以小屯村为中心,东西长六公里,南北宽四公里。解放前曾进行十五次重大考古发掘,出土十几万片甲骨文刻辞和大量青铜器皿,其中司母戉大鼎高1.33米,重875公斤,为世界罕见重器。解放后又进行了数次大规模发掘,基本弄清了殷墟的规模及分布,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宏伟壮观的殷墟博物馆。我们漫步在博物馆中,观看着玲瑯滿目的展品和图片,聆听着导游的仔细讲解,不禁为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深感自豪。殷商最后一个国王纣王文武双全,却奢糜残暴。当时西伯姬昌(周文王)的道德文章享誉天下,遭纣王疑忌,将姬昌囚于羑里。羑里位于安阳城北四公里处,虽是我国第一座国家监狱,却只有姬昌一个囚犯。姬昌在这里发奋图強,演习周易,还含悲忍愤吞吃了长子伯邑考的肉糜,后来终于获释,次子姬发(周武王)灭商建周。地陪小王知识面很广,她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解了周易八封的知识,引起团友们的极大兴趣。羑里还建有砖砌的八卦阵,阵如迷宫,两个团友在阵里走了许久就是走不出来,只好从洞中钻出,引起团友们哄堂大笑。安阳南面的汤阴县是岳飞的故乡,明初在位于城西南的岳飞故里建岳飞庙,面积4300平方米,殿廊楼亭结构严谨,有乾隆御碑和碑碣刻石193块,在岳飞塑像之下还有秦桧、王氏、張俊等五个奸臣的跪像。在庄严肃穆的大殿,团友们随导游一起高歌《满江红》,表达了对这位流芳百世的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。
开封是我国五大古都之一,也是我们的最后一站。大相国寺位于市中心,是我国汉传佛教十大名寺之一,又是我国古代第一个皇家寺庙。该寺建于北齐年间的公元五五五年,唐睿宗为了纪念他以相王即位,赐名大相国寺。现存均为清代建筑,重檐斗拱层层相迭,黄绿琉璃瓦与日月争辉。八角琉璃殿中置四面千手千眼观音巨像,高约七米,全身贴金,为整棵大银杏树雕成,为镇寺之宝。钟楼存清代巨钟一口,重万余斤,“相国霜钟”为开封八景之一。令团友们最感兴趣的还是梁山好汉鲁智深曾在此出家并结识林冲,鲁智深倒拔垂柳的塑像也吸引了最多的游人。我们怀着极大的兴趣游览了清明上河园。该园占地五百余亩,其中水面一百五十余亩,陆地犹如小岛,全靠小桥相通。这是一个复原再现《清明上河图》的大型历史文化主题公园,有各种宋式房屋四百余间,大小古船五十余艘,不但有宫廷楼阁,也有市井民居,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宋代建筑群。园内芳草如茵,古音萦绕,钟鼓阵阵,加之所有服务人员全都身着宋装,形成了一派“丝柳欲拂面,鳞波映银帆,酒旗随风展,车轿绵如链”的古风神韵。我们在园中畅游了两三个小时,或登楼远眺,或进店购物,或饮茶小憩,或观看杂耍,实实在在地做了一回宋人。龙亭公园位了市西北隅,占地一千三百余亩,有午门、照壁、龙亭、碑亭、北门、东门等建筑群,适逢菊展在此举办,令团友们大饱眼福。
游罢归来,余兴未尽,吟小诗一首以志纪念:“金秋中原游,首游是郑州。先瞻二七塔,再览花园口。嵩山中岳庙,古柏绿油油。少林观拳术,武僧雄纠纠。北上洛阳城,峥嵘岁月稠。关林葬武圣,青史英名留。龙门万尊佛,青山枕激流。白马第一寺,美名传神州。焦作云台山,江山似锦绣。林县红旗渠,清水绕山流。安阳观殷墟,往事尽悠悠。羑里怀文王,八卦阵里走。开封古城好,美哉汴梁游。清明上河园,一游解千愁。千年相国寺,智深拔垂柳。拾步上龙亭,艳菊映高楼。河南风景名胜多,来日再作中原游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