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夕阳红》解读
发布时间: 2015-12-16 浏览次数: 199

《夕阳红》解读

作者:邓安华

    作为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,我很欣赏那支名叫《夕阳红》的歌曲,因为她用简炼优美的语言,道出了老年人的特质和真谛。歌中的第一句是:“最美不过夕阳红,温馨又从容”。夕阳红是否最美,还可以商榷;但温馨而又从容却是准确无误的。夕阳的特点是不急不躁,不慌不忙,慢慢地形成,缓缓地西行,从容地落山,即使已经见不到她的身影,仍然发射出余热余光,不致使大地一下子陷入黑暗和凄凉。她不如朝阳那么灿烂,更不及午阳那样辉煌,可是在夕阳的照耀下,人们却感到特别温和、温暖和温馨,仿佛母亲在身旁喃喃细语,又好似情人在耳边絮絮叙情,滋润着人们的心田,温暖着人们的心房。细探人间的老人,恰似天上的夕阳!当中的四句是对夕阳的解读:“夕阳是晚开的花,夕阳是陈年的酒,夕阳是迟到的爱,夕阳是未了的情”。一年之中最晚开放的花是什么?是梅。梅的特点是:细黑的枝干,并不挺拔,更不壮观;稀疏的花瓣,既不芬芳,也欠鲜艳。可是梅却在百花凋零的严冬绽放,敢于和雪花争奇斗艳。于是,她和松竹并列,被称为岁寒三友,令人们在赞叹之余,又立下种种誓言。老人的特质和梅十分相似:他们的外形不再俊朗挺拔,却具有坚韧、沉稳、睿智的内涵,经得起风浪的袭击,经得起挫折和困难的考验。把人生的老年比作晚开的梅花,真乃至理名言!

    众所周知,酒越陈越醇,越陈越香,那是因为酒陈放发酵的时间越长,产生的芳香因子就越多,其品位也越高。久经岁月沧桑的老人,在其人生长河中见识过许多人、物和事,成为他们的阅历;再经过分析、归纳和推理,上升为经验,而阅历和经验的取得,非得经过长年累月的积聚才行。深厚的阅历和丰富的经验,是老人的优势,也是人生的“芳香因子”,俗语“姜还是老的辣”说的正是这个道理。“夕阳是迟到的爱”这句话说得极富哲理。退休之前,人们忙于工作,还要忙于应对各种应酬和繁杂的人亊关系,即使心中有许多的爱,也来不及表达和实施,造成了深深的遗憾。年老退休以后,有的是时间,可以一一还愿了。君不见:许多老年人还在发挥余热,为祖国的富强出力;许多老年人热衷于慈善亊业和公益活动,用行动回报社会;许多老人承担着繁杂的家务劳动,为晚辈解除后顾之忧;许多老人勤于回乡探亲祭祖,了却对故乡的思念;许多老人投身于各种文娱体育活动,显示了对生活的热爱;更多的老人是旅游的常客,纵情于大自然的怀抱。人们对生命、自然、祖国、社会、故乡、家人和亲友的爱,在老年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。由情生爱,由爱生情,爱和情相辅相成。夕阳之所以那么依依不舍地下山,是因为她还有许多未了之情。老年虽是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站,可是他们的感情却丰富、深沉而悠远,既没有了却,也难以了却。明知来日不多,对生命却格外眷恋;面对长年廝守的家人,充滿了依恋之情;对慈母般的祖国,还想尽力报效;对为之奋斗了终生的事业,仍然万般关心。歌词里把夕阳称为“未了的情”,其中包含了多少喜悦,多少爱恋,多少惆悵,多少兴奋,把老年人的感情世界刻画得入木三分!

    最后一句是对夕阳红的精辟概括:“多少情爱,化作一片夕阳红”。夕阳红的景象美丽而又悲壮,人们在那里可以看到从容和温馨,可以嗅到梅花和陈酒的芬香,可以感受到迟到的爱和未了的情的温馨,那就是老年的特质,老年的真谛,也是老年的辉煌!(编者注:邓安华是我校退休副教授,退管工作理论研究会会员)

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:漕宝路120号12号楼3楼 邮编:200235 电话:021-64941152
Copyright© by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