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林山水甲天下
作者: 邓安华
桂林号称“山水甲天下”,我曾八游桂林,感到的确名不虚传。
地处广西北部的桂林,轄六区十一县,面积2.78万平方公里,人口474万,属山地丘陵地区。气侯温和,物产丰富,不仅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,还是世界著名旅游城市。游客到了桂林,都有这么一个感觉:城在景中,景在城中,城景交融。人们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功,居然铸就了那么秀美的山山水水!
桂林人文景点众多。桂林古代为百越人居住之地,秦始皇时设郡,随着历史长河的奔流,形成了许多人文景观。桂林又是文化名城,以甑皮岩遗址为代表的史前文化、以灵渠为代表的古代军事水利文化、以桂海碑林为代表的摩崖石刻和山水诗文化、以靖江王府王陵为代表的明代藩王文化、以西南剧展为代表的抗战文化、以八路军驻桂办事处和突破湘江烈士纪念园为代表的中国革命文化、以李宗仁和徐悲鸿故居为代表的名人故居文化,并称为桂林七大特色文化,不但在全国享有盛名,还衍生出许多人文景观。明代靖江王府位于市中心,又称桂林王城。明洪武三年,朱元璋封从孙朱守谦为靖江王,其王府宫殿庙坛、亭台阁轩、堂室楼榭无所不备。后又修筑周围约1.5公里的城垣,深宫高墙,壁垒森严。王府在清初战争中被焚,但王城尚完好,我们去参观时尚可见到承运门以及承运殿的台基、石栏和云阶玉陛。大门口密集了不少祘命看相之人以及买卖古钱币的小贩,看样子是想借王府的光来发点小财。靖江王传十三代,其中十人死后葬在东郊尧山西南麓。王陵有王墓十一座,王室墓百余座,工程浩大,现尚存石人、石兽、华表等。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位于中山北路98号,为一砖木结构二层楼房,一九三八年设立,一九四一年皖南事变后被廹撤消。抗战期间周恩来曾三次到此指导工作,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许多贡献。桂林还有多处古代摩崖造像和摩崖石刻,我曾多次参观过位于七星公园瑶光峰山脚的龙隐崖石刻。石刻中宋刻占一半以上,此外还有石曼卿的巨鹿介题名、米芾和程节的唱和诗、颜延之的五君咏等。二00九年,我们怀着极大的兴趣游览了兴安灵渠。秦始皇为统一岭南,命史禄于公元前223年至214年修建沟通湘漓二水的运河,主要设施是在湘江中以长方形料石迭砌成铧咀状分水工程,后接左右延伸的人字形大小天平,把湘江水分成南北二渠,分别注入湘漓二江。渠上有石桥多座,渠岸有三将军墓,堤上有回四贤祠、飞来石以及许多古代碑刻。灵渠是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,在世界上享有盛名,现已辟为一个规模宏大的公园。我们在那里游览了整整半天,然后沿渠泛舟出园,但见两岸桃红柳绿,充滿诗情画意。龙脊梯田位于龙胜县海拔近两千米的大山深处,面积71平方公里,落差达800米,气势磅礴,那流动的线条、变幻的神韵和独特的民族风情,堪称世界之最、天下一绝。我们在那里拍了许多风光照片,现在还时时取出来回味。下山时在山腰一个壮族寨子用歺,适逢老板在山上摘到一个硕大的马蜂窝,清炒马蜂蛹成了我们歺桌上的一盘佳肴。桂林还有许多人工景观,其中最着名的是两江四湖夜游。十几年前,时任市委书记决心提高桂林旅游水准,斥巨资将市内的两江四湖打通,在周围山峰装上彩灯,修建了不同风格的桥樑二十八座,在江畔湖岸新建了一百多个景点,形成了一个浩大的综合性人工景观。入夜,我们乘游艇从漓江边的解放桥码头出发,循江游览半小时左右,经闸门提升至桂湖,再经榕湖、杉湖进入木龙湖,最后经闸门降至桃花江,约一刻钟后返解放桥码头上岸。整个游程约两小时,一路但见江湖烟波淼淼,岸上垂柳依依,灯光如梦如幻,桥樑似火龙飞渡,再加上湖上的铜塔、从岸边伸向铜塔的玻璃桥和沿路时时可闻的曲声歌声,用“美仑美奂”、“如痴如醉”形容毫不过份。广西是刘三姐的家乡,在桂林流传着许多关于刘三姐的故事,也有许多与刘三姐有关的人工景观。我曾在刘三姐大观园对歌,曾到歌剧《刘三姐》的主演黄婉秋开办的刘三姐文化中心参观,在阳朔,我们还怀着极大的兴趣观看了以群山为背景、以漓江作舞台的大型歌舞表演《印象刘三姐》,那是大导演张艺谋的一大杰作,也是只有在桂林才看得到的一大奇观。
桂林的自然景观可谓世间少有,冠绝全球。由于得天独厚的地质地理条件,桂林不但多山,而且群山皆如平地拔起,奇峰罗列,千姿百态,景色秀丽。山多岩洞,洞内石乳、石笋、石柱、石幔、石花密布,奇形异状,琳琅满目。漓江是桂林的母亲河,水流清澈,由东北向东南如玉带般环绕城区。城区至阳朔沿江一带,群山峭拔,绿水纡回,构成长达百里的美丽画廊。唐韩愈有“江作青罗带,山如碧玉簪”诗句,概括了桂林山奇水秀的特色。洑波山在市东洑波门外漓江边上,孤峰挺秀,西着陆地,东枕漓江,素有“洑波胜境”之称。象鼻山在阳江和漓江汇流处,山如巨象伸舅吸水,山下有水月洞,山北有宝瓶塔,洞内外崖壁有古代石刻五十余件,为游客必经之地。叠彩山在市区偏北,是市内风景荟萃之地。山色秀丽,山层横断,重重相迭,有于越阁、叠彩楼、仰止堂、望江亭等众多景点,还有许多石刻。伫立峰顶,极目千里,山水之美尽收眼底,古人所谓“江山会景处”即指此地。穿山在市东南的漓江东岸,西山腰有大洞南北对穿,远望如明月挂空。山西麓有新开岩洞,名穿山岩,洞径曲折,钟乳密布,其中刺状石管晶莹奇特,世上少有。对岸塔山山颠有明代宝塔,“穿山塔影”为桂林胜境之一,现合建为穿山公园。南溪山在市南将军桥头,东西两峰并列,石呈灰白,雨后新晴,阳光映石,有“南溪新霁”之称。山有二洞九室,洞中钟乳多姿多彩,形象万千。山崖洞壁留有古代石刻近两百件,极有观赏价值。骆驼山在市东七星公园内,山高仅七八丈,极象一伏地单峰骆驼,又像一古代酒壶。每当朝阳东升或夕阳西下,阳光映石,色彩斑爛,素有“骆驼赤霞”之誉。独秀峰又名紫金山,在市中心。平地拔起,孤峰矗立,四壁如削,挺拔秀丽。从西麓上山,经306级台阶登顶,桂林全城尽在眼底。有历代石刻一百多件,其中多有精品巨作。西山位于桂林西郊,有千山、立鱼、观音诸峰,崖壁佛龛灯龛密布,摩崖造像比比皆是,现存两百多尊,多是唐代作品,神态自然,雕刻精美,在佛教造像艺术中别具一格。此外,桂林还有宝积山、尧山、月牙山、普陀山、隐山等许多名山,都各有千秋,值得去观光游览一番。桂林岩洞之多之美之奇,中国第一,世间罕有。七星岩在东普陀山西侧山腰,岩洞雄伟深邃,玉雪晶莹,游程八百多米。洞内景物丰富,如大象卷鼻、狮子戏球、仙人晒网、银河鹊桥等,维妙维肖,琳琅滿目,自隋唐起即成为游览胜地,留有题刻诗文近百件。冠岩在桂林市南,岩分四洞,洞洞相通。外洞高大宽敞,洞顶密布形态各异的钟乳石;其余三洞有深潭沙洲,洞壁钟乳石千姿百态,引人入胜。芦笛岩在光明山,岩洞雄伟瑰丽,萦回曲折。洞内景物多姿多彩,玲珑剔透,壮丽神奇,有“大自然艺术宫”之称,为世界游人所神往,又称“国宾洞”。洞内有唐宋以来墨迹七十余处,为神奇的芦笛岩增添了历史文化色彩。位于荔浦的银子岩汇集了不同年代生长发育的钟乳石,晶莹剔透,洁白无暇,闪烁着似银似钻的光芒,被称为“世界溶洞奇观”。桂林可看之岩洞还有许多,难以一一赘述。桂林最美的还是举世闻名的漓江风光。漓江发源于兴安县猫儿山,流经桂林阳朔在梧州汇入西江。由桂林至阳朔40公里间,山峰奇特,秀水潆洄,青峰浴水,山水相依,家家农舍,点点渔舟,茂林翠竹,河洲断续,田野似锦,江山如画,真是一江流水千幅画,乐坏千万旅行家!我曾三游漓江,一个总的体会是:百游不厌。陈毅元帅曾写《游阳朔》一诗,极其生动地描述了漓江风光,现抄录如下:“桂林阳朔一水通,快轮看尽千万峰。有山如象鼻,有山似飞龙。有山如军艦,有山似芙蓉。有山如卧佛,有山似书童。有山如万马奔驰,有山似牛女相逢。有山如玉女梳妆,有山似耕作老农。有山如将军升帳,有山似左右侍从。千仪万态看不足,但凭摹似每每同。竹林茅舍时出现,后有飞瀑透帘栊。桂林阳朔不可分,妄为甲乙近愚庸。朝辞桂林雾蒙蒙,暮别阳朔满天红”。
游客出游,多希望旅游购物双丰收。桂林不但是一个旅游胜地,还是一个购物天堂:辣酱、腐乳、三花酒号称“桂林三宝”,西瓜霜、罗汉果、沙田柚、荔浦芋、白果、腐竹及各种热带水果也久负盛名,可令游客滿载而归。此外,桂林的森林覆盖率达70%,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,环境质量连续五年评为全国重点城市第一,还是我国有名的宜居城市和卫生城市,难怪一年四季游人如织,乐而忘返。
我向往你,美丽如画的桂林!我赞美你,山水甲天下的桂林!